
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病蟲草害植保知識
黑龍江省水稻栽培歷 水稻是黑龍江省主栽糧食作物,年種植面積5000多萬畝,約占全省年播種面積的1/4。水稻種植在黑龍江省Ⅰ、Ⅱ、Ⅲ、Ⅳ、Ⅴ積溫帶均有分布,***北至北緯52度地區。黑龍江省水稻生產一般于3月啟動,4 月上旬開始育秧,5月中、下旬插秧,9月下旬10月上旬收獲。從移栽到收獲,本田生產期110~130天。因此,栽培歷的講解從3月份開始到10月份結束,共8個月。
三月 生產階段:備耕期。 生產關鍵:選良種,測土配肥,抓早扣棚。 三個技術要點 積造有機肥 ①肥源:秸稈、人糞尿、畜禽糞便、堆漚肥、草炭、草木灰等。 ②積造方法:目前大多數采用高溫漚制法。 ③水田施用量: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~1500公斤,在整地前,將有機肥均勻撒揚在田表,整地時混入耕層之中。 注意:有機肥要堅持常年積造,做到上年積造下年施用,使其充分腐熟。 肥料選購 一是到當地配肥服務站,按照測土數據配制真正的測土配方肥料;二是到化肥經銷商選購化肥,選購質量可靠、配方合理的肥料產品,防止假冒偽劣肥料。
選擇秧田地 育秧地應選擇在地勢較高、平坦、干燥、背風向陽、排水條件良好、靠近水源、電源、土質肥沃、無農藥殘毒的旱田或庭院、沒有旱田的稻區,可在水田中選高地,要求高出地面1250px高臺建棚。 確定秧田面積 秧本田的比例大小受插秧方式、插秧密度和缽體秧盤孔數所影響,一般每公頃本田需秧田120平方米;機插盤育苗和拋秧盤育苗,每公頃需秧田80~100平方米。按比例確定實際所需育苗面積。 購買育秧所需物資 一般建一棟6米寬、25米長,利用面積150㎡的大棚需鍍鋅鐵管或鋼筋26根、12#農膜24kg左右,需缽體秧盤750片,機插秧盤900片。 選用良種 一是選擇比當地積溫(全年≥10℃以上的活動積溫)少200℃左右的水稻品種;二是根據本田面積、育秧方法、栽培密度及品種特性酌情確定用種量,使用秧盤育苗的,育一畝本田秧苗需干種2.5~3公斤,購種時應留出15%的多余量,補充種子處理(風選、曬種、選種等)時的損失量;三是種子純度不低于98.0%,凈度不低于98.0%,發芽率不低于85%,水分不高于14.5%。 種子發芽試驗 為了確保種子質量,購種后要立即做發芽試驗,觀察種子芽勢和芽率。在播種15天前做***后一次發芽試驗,以確定播種量。例如,確定4月11日播種,應在3月29日前做發芽試驗。 建棚扣棚 拱棚脊高2.2米左右,寬6.5~8米,長40~60米,,一般用鋁合金、鍍鋅鐵管和鋼筋等做拱形骨架。大棚間距2~3米,并在中間開50厘米排水溝,以便及時排除融化雪水和降水,保持棚內土壤呈旱田狀態。大棚宜南北走向,有利于光照。三月中旬左右,抓早清雪扣棚,促進土壤化凍和提高地溫,為苗床整地創造條件。 整地做床 棚內土壤化凍后整地做床,在秋整地、秋做床的基礎上,對塌落的苗床進行復高,使其高出地面10厘米左右。拿凈作物根茬整平耙細,根據秧盤的大小,擺放方法,做好置床。
檢修農機具 對農機具進行******檢查,達到帶用狀態。 我們能讓您利潤倍增,讓用戶主動找您,縱觀農資前沿,還看【和順百聯】全國免費服務電話:400-156-0605手機/短信:156-0605-0605
欲了解更多農業信息請登陸【和順百聯】官網yuando.cn 【和順百聯】
四月 生產階段:育苗期。 生產關鍵:加強苗床管理,培育壯秧。 營養土準備與配制。 營養土應選擇雜草少、有機質含量高、沒有使用長效除草劑的旱田土或草炭土。一般一棟6米×25米的大棚需備3m3土,農肥1m3,混拌均勻過篩。待用。育秧裝盤時每1.5m3加含肥壯秧劑1袋(如沃必達、堉禾)混樣均勻。然后裝盤。 種子精選與曬種 ①種子精選分風選和鹽水選種。風選用風吹走秕谷,籽粒飽滿的做種子。鹽水選種方法是50kg水加12kg鹽,充分溶解后,放入種子,撈出秕谷不要,沉下去種子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兩次做種子用。②曬種,種子在浸種前2天要進行晾曬,勤翻動。 浸種、******與催芽 ①浸種時間,一般浸種應在預計播種期10天前進行。浸種與******:一般每40—50kg種子用25%施保克乳油1袋,首先容器內加40kg左右清水,然后加入藥劑拌勻,***后加入種子,水層以淹沒種子為宜。在室溫15℃左右環境條件下浸泡5—7天,以種子沒有硬心為宜。②催芽:浸好的種子,放在25℃左右的環境條件下催芽,勤翻動,芽長1mm時放在低于10℃的環境條件下涼芽,以待播種。 確定播期 一般以當地氣溫穩定通過5~6℃時開始保溫播種。黑龍江省由南至北,一般在4月5日~25日進行播種。也可以根據插秧日期推算播種期,小苗(指2.5葉齡秧苗)在插秧前20~25天播種;中苗(指3.5葉齡秧苗)在插秧期前30~35天播種;大苗(指4.5葉齡秧苗)在插秧期前35~40天播種。全省播種***晚應在4月25前結束。 苗床調酸,澆足底水 為確保調酸效果,可在擺盤播種前1天,每100平方米苗床噴澆1%硫酸水(1公斤濃硫酸對100公斤水)300公斤,將苗床土壤pH值調到4.5~5.5之間。然后用噴壺噴灑澆足底水,使土壤水分未達到飽和狀態時。 擺盤裝土 在置床澆透水后,趁濕擺盤。在播種前2~3天,將折好邊的秧盤置于苗床上,相互靠緊,擺放整齊,邊擺盤邊裝育苗營養土,裝土厚度2~2.5厘米,厚度均勻,秧盤周邊如果有縫隙要用土封嚴; 缽體育秧,將多張秧盤摞在一起,用木板將秧盤壓入泥中,使缽體與泥土充分接觸,再將多余缽體盤取出,依次擺壓后,再裝營養土。然后一次澆透底水,秧盤表層不產生明水為準。 播種 (1)播種量:人工手插中苗,每平方米(6盤)播芽種(250~300克(5~6兩),即每盤播芽種45~50克;人工手插大苗,每平方米(6盤)播芽種200~250克;機插中苗,每盤播芽種100克,******不少于90克;缽體育秧,每孔3~4粒芽種。 (2)播種方法:采用播種器播種的,先調試好播量和均勻度,按照計劃播量分為兩次播種,中途不要停車,以確保播種均勻;人工手撒播的,分兩次或多次播種,邊播邊找勻。播種后,用木板將種子壓入土中,使之三面著土。 覆土與苗床封閉滅草 苗床在覆土前,應用噴壺將秧盤澆透,然后覆12.5px厚過篩細土,覆土后,每100平方米苗床用60%新馬歇特乳油20~22毫升對水5公斤,用噴霧器噴施,進行封閉滅草。
覆膜 苗床封閉滅草后,要蓋一層地膜,這樣有利提高苗床溫度,減少蒸發,防止落干。
撤地膜 當秧苗80%出齊后及時撤掉地膜。防止白芽、烤苗。有“頂土蓋”的要輕輕拍碎,對床土干裂處用噴壺適當補水。 1~2葉期溫度管理 種子根發育期:以密封保溫為主,如遇33℃以上高溫,應打開秧棚兩頭通風降溫,下午4~5時關閉通風口,***適溫度25~28℃,******溫度不低于10℃;1葉期:苗尖下1厘米處的溫度控制在22~25℃;2葉期:苗尖下1厘米處溫度控制在22~24℃;溫度高可通過通風練苗降低溫度,通風練苗是防止秧苗徒長的有效措施。當棚內溫度過高時,選晴好天氣自上午8時到下午3時通風,不讓風直接吹到秧苗,要注意天氣變化,適溫適時揭膜、蓋膜,防止秧苗遭受凍害。當1葉完全展開之后,就開始通風。連續低溫天過后開始晴天時,要提早開口通風;遇有冷凍預報時,在棚內熏煙增溫防凍。2.5葉后,根據溫度情況,逐漸轉入“晝揭夜蓋”,后期晝夜通風。 1~2葉期水分管理 種子根發育期一般不澆水,如發現地膜下有積水或土壤過濕,在白天移開地膜,盡快蒸發撤水,晚上再蓋上地膜。 1葉期:這段時間耗水量較少,一般要少澆水或不澆水,床土保持旱田狀況。2葉期:遵循“三看”澆水,一看土面是否發白和根系生長狀況,二看早、晚葉尖吐水珠大小,三看午間高溫時新葉是否卷曲,如床土發白、早晚吐水珠變小或午間新葉卷曲,要在早晨8時前,晚4時后,用16℃以上的水適當澆水,1次澆足。 3.1~3.5葉期:控制秧田水分,蹲苗、壯根,使秧苗處于饑渴狀態。 防病 (1)防治立枯病:在1葉1心和2葉1心期,分別噴澆1次pH4.5的酸水。每100平方米用97%惡霉靈可濕性粉劑100~150克對水150~200公斤澆灌苗床,或30%瑞苗清乳油200~250毫升對水150~200公斤澆灌苗床。(2)防治青枯病:青枯病是突遇低溫造成的,引起秧苗生理性失水而產生青枯病。病害成簇、成片發生,病株***初葉尖不吐水,心葉或上部葉卷成柳葉狀,幼苗迅速失水,表現青枯。當晚上棚溫低于7℃時,大棚內可用煙霧熏蒸提溫。發病初期及時澆水或異地寄秧可緩解病情;發病后,可參照立枯病進行藥劑防治。 苗床除草 苗前封閉除草易發生藥害,所以提倡苗后進行莖葉處理除草。方法是:防除稗草等禾本科雜草,在水稻1.1葉期,每100平方米用20%敵稗乳油150~175毫升或在秧苗1.5~2.5葉期,每100平方米用10%氰氟草酯(千金)7.5~9毫升;防除多種闊葉雜草,每100平方米用48%滅草松水劑25~30毫升,或每100平方米用48%滅草松25~30毫升+10%氰氟草酯7.5~9毫升。莖葉噴霧。48%滅草松+10%氰氟草酯是比較理想的方案,其優點是安全、控草期適宜、殺草譜廣。
旱整地 分為秋整地和春整地。秋整地在水稻收割后上凍前土壤含水量降至30%以下進行,春整地在當土壤化凍325px以上時進行。整地方法有平翻、旋耕兩種,平翻深度一般為18~20厘米,平翻要做到深淺一致,翻垡扣嚴,不留生格。有機肥撒施在土表,一起翻到垡下。第二年春季進行耙地,碎土整平。旋耕深度一般為12~14厘米,旋耕碎土能力強,一次性完成碎土、松土、平地等項作業,省工省時。采取旋耕不易連續三年以上,以免導致耕層逐漸變淺而減產,一般平翻1年,中間旋耕2年。 旱平整地、筑埂 用大型拖拉機旱整平使同一池內的高低差不超過5厘米,不剩邊角。整平后根據地的落差情況筑埂,埂高沉實后要保證750px左右。 我們能讓您利潤倍增,讓用戶主動找您,縱觀農資前沿,還看【和順百聯】全國免費服務電話:400-156-0605手機/短信:156-0605-0605
欲了解更多農業信息請登陸【和順百聯】官網yuando.cn 【和順百聯】
五月 生產階段:移栽期。 生產關鍵:適時移栽,促進返青,定量施肥。 末期秧苗管理 溫度管理:苗尖下1厘米處溫度控制在20~22℃;3.1~3.5葉期:大通風,與棚外溫度相同。 水分管理:控制水分,蹲苗、壯根,使秧苗處于饑渴狀態。 防治青枯病:防治方法同四月青枯病防治方法。 壯苗標準 須根多,根毛多,白黃色根多,無黑、灰色根;莖基部寬偏,葉鞘高度適中(1葉鞘高3厘米以內),各葉耳間距勻稱(1厘米左右),株高中苗13厘米以下、大苗17厘米以下。 施送嫁肥藥 (1)送嫁肥。“送嫁肥”又叫“起身肥”,是秧苗臨近移栽的***后一次苗床施肥。插秧前1天,每平方米苗床撒施磷酸二銨150克(3兩),少量噴水,使肥料沾在床土上。 (2)施送藥嫁:插秧前1天,每100平方米用10%吡蟲啉3~5毫升1000倍液噴霧在秧苗葉片上,預防本田前期潛葉蠅危害。 施基肥 水耙地前將基肥撒揚在土垡上,要盡量撒均勻,耙地時將肥料混拌在耕層中。基肥量的確定:以純量計算,將全部氮肥用量的40%、全部磷肥、全部鉀肥用量的80%的肥料摻混在一起作為基肥。 全部施肥量的確定(純量)參考表。 一般地區: 目標產量:650公斤/畝,氮8~9公斤,五氧化二磷2.3~3公斤,氧化鉀5~7公斤; 目標產量:500公斤/畝,氮7~8公斤,五氧化二磷2~2.5公斤,氧化鉀3.5~5公斤; 目標產量:400公斤/畝,氮6~7.5公斤,五氧化二磷2~2.3公斤,氧化鉀3~4公斤。 鹽堿地區: 目標產量:650公斤/畝,氮9.0~11公斤,五氧化二磷3.5~4公斤,氧化鉀3.5~4.5公斤; 目標產量:500公斤/畝,氮8.5~9.5公斤,五氧化二磷3~4公斤,氧化鉀3.5~4.5公斤; 目標產量:400公斤/畝,氮8~9公斤,五氧化二磷2.5~3公斤,氧化鉀3~4公斤。 泡田與水耙地 水耙地應在放水泡田3~5天后開始,泡田標準:花達水泡田,池內2/3有水,1/3露垡。在插秧6~7天前完成,機械水耙地作業標準:同一池內泥面高差不過寸,寸水不露泥面,地表有5~7厘米深泥漿,上糊下松,泥爛適中,有水有氣。做到耢平耙細,不串水跑漿,不露泥落干,埂直如線,地平如鏡。
水稻生育時期:幼苗期、分蘗期、撥節期、孕穗期、抽穗期、開花期、灌漿期和成熟期。
一、需肥特點
每生產100公斤稻谷需從土壤中吸收純氮2.1—2.4公斤,五氧化二磷0.9—1.3公斤、氧化鉀2.1—3.3公斤。
水稻對氮素吸收規律
插秧--分蘗期,約占總量的10%;
分蘗--孕穗期,約占總量的80%;
孕穗—成熟期,約占總量的20%。
水稻需氮有兩個高峰:分蘗期、孕穗期。
水稻對磷素吸收規律
分蘗—孕穗期,約占總量的50%;
孕穗—成熟期,約占總量的50%。
水稻需磷有兩個高峰:分蘗至撥節期、抽穗期。
水稻對鉀素吸收規律
返青--分蘗期,約占總量5%左右;
分蘗—幼穗分化期,約占總量的35%;
幼穗分化--揚花期,約占總量的60%。
水稻需鉀有兩個高峰:幼穗分化期、開花期。
自抽穗期以后,水稻對氮、磷、鉀的吸收量均已微弱,灌漿期所需的營養,大部分是抽穗前植株內儲存的營養。
二、施肥技術
根據測土配方結果科學施肥。
本田基肥:結合秋整地或春整地,施腐熟農家肥每畝1.5-2.0噸,三年輪施一次。氮肥總量的50%-60%、鉀肥總量的60%-70%和磷肥的100%做底肥翻前撒施,全層施肥。其余40%-50%的氮和30%-40%鉀做蘗肥、穗肥追施。 插秧時土壤泥漿狀態。 水耙地后,泥漿沉實后,用手指一節劃溝,在50~60秒之間能徐徐合攏,為插秧適合狀態。少于50秒太稀,沉漿時間不足;多于60秒則沉漿過頭。對于新開的稻田以及不易沉實的地塊應提早水耙地,延長沉漿時間。對于機械插秧水耙地后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沉漿,達到一定的硬度。如果土壤過于稀軟插秧時泥土不能及時合攏,容易飄秧涌秧,但沉漿過久土壤硬度大,會增加機械阻力,容易造成傷苗。一般沉漿時間:粘土需經10天以上,洼地、粘壤土需7天以上,沙壤土2~3天。 插前封閉除草 草荒嚴重地塊和機插地塊,在水耙地結束后,趁泥漿沉降時,每公頃用25%惡草酮(農思它)2000克甩施,或50%莎稗膦(阿羅津)600~750毫升毒土法(加細土或細砂200~300公斤)施藥,均勻撒施在泥水中。施藥后不能排水、串水,必須保持3~4厘米水層2~3天,以形成土表藥層,穩定除草效果。 移栽 1.移栽時間:當地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2℃、地溫達到14℃時,小苗秧齡20~25天(葉齡2.1~2.5葉),中苗秧齡30~35天(葉齡3.1~3.5葉)、大苗秧齡35~40天(葉齡4.1~4.5葉)開始插秧,Ⅰ、Ⅱ積溫帶5月上旬開始插秧,5月25日前插秧結束;Ⅲ、Ⅳ、Ⅴ積溫帶5月中旬開始插秧,5月末結束。適期早插秧,有利于增加有效分蘗,奠定水稻高產基礎。 2.插秧行向:黑龍江省以南北向插秧為好,因黑龍江水稻生育期間刮南北方向的風較多,南北向插秧有利于避風防倒伏。 3.插秧密度和規格: (1)密度時要根據品種的特性、土壤肥力、秧苗素質而定,一般分蘗力強的稀插,弱的密插;生育期長的稀插,短的密插;植株收斂的密插,反之稀插;土壤肥力高的稀插,肥力低密插;壯苗稀插,弱苗密插;早插秧的稀插,晚插密插。 (2)插秧規格:分機械插秧、人工插秧,機插秧規格為9寸(行距)×3寸(穴距)、9×4、9×5;人工插中苗規格9×3、9×4,大苗規格9×4、9×5;缽體擺插中苗規格9×4、9×5或穴距4寸寬窄行,大苗規格9×5或穴距5寸寬窄行。每穴基本苗數3~4株,***多每穴不宜超過4株,多于4株時出夾心苗,影響植株發育,如果想要增加密度,應遵循“增穴,不增株”的原則。拋秧田密度可比常規密度大一些。 4.插秧質量和方法: 插秧時,要使田面保持花達水狀態。人工插秧,按確定的規格行距拉線插秧,達到行直穴勻,插深1~2厘米,在盡量淺插的情況下,保證秧苗直立、不漂浮;缽體育苗擺栽的,使秧塊土上平面與泥面相平即可。機械插秧,插深以2厘米為好,不埋秧,不漂秧,不空穴,插秧后要及時查穴補苗。缽體拋秧,起秧前一天不再澆水,以免秧塊粘連,拋秧時按計劃穴數,先拋2/3,用另外1/3補拋找勻,將秧拋向前方空中2米高以上,使秧塊直立散落田間,入泥1厘米左右,順風拋,接上茬,拋后每隔4~5米拉線找齊,揀出兩側各30厘米以內的秧苗補于稀處,拋秧1天,秧苗新根發出入泥,緩灌淺水扶苗。遇大風大雨天不宜拋秧。有條件的農戶應采取缽體育苗機械擺栽。 護苗與分蘗水層管理 1.護苗水(返青期):插秧后要及時補足護苗水(拋秧除外),水層到秧苗高的2/3處,以不淹沒心葉為準,防止缺水秧苗蔫萎,或水深淹苗。護苗水具有扶苗和防凍害的雙重作用。 2.分蘗水:水稻返青進入分蘗期后,田間水深應保持在3厘米左右,以增加和保持泥溫,縮小晝夜溫差,促進分蘗。灌水時間以早晨為好,如有落干,在次日早晨再灌水,盡量不要在白天灌水。 插后除草 插后除草以藥劑封閉為主,在插秧后5~7天,每畝用50%莎稗膦乳油50~60毫升加10%吡嘧磺隆(或30%芐嘧磺隆)可濕性粉劑10~15克混拌后毒土施藥,施后保持水層深3~5厘米5~7天。
|
防治措施 |
防治對象 |
防治技術方案 |
|
浸種 |
惡苗病 |
(1)25%咪鮮胺10-15毫升+蕓苔素酯類(碩豐481 2克或天豐素10毫升或愛密挺1毫升)+50公斤水浸種40公斤種子,在溫室10-15℃條件下浸種5-7天,浸種后可直接催芽播種。
(2)10%二硫氰基甲烷10毫升+蕓苔素內酯類(碩豐481 2克或天豐素10毫升或愛密挺1毫升)+50公斤水浸種40公斤種子,在溫室10-15℃條件下浸種5-7天,浸種后可直接催芽播種。 |
|
苗床除草
|
禾本科雜草 |
(1)600g/L新馬歇特:一袋15毫升用60㎡苗床:一瓶100毫升用400㎡苗床,播種覆土后對水噴施或拌毒土撒施,安全性好,不易產生藥害。
(2)900g/L禾草丹:一袋15毫升用60㎡苗床;播種覆土后對水噴施或拌毒土撒施。
(3)100g/L氰氟草酯:一袋10毫升用100㎡苗床對水2.5公斤,在稗草2-3葉期莖葉噴霧。
(4)16%敵稗:100平方米苗床用200毫升對水2.5公斤,在稗草1.5-2葉期莖葉噴霧。
|
|
闊葉雜草 |
(1)48%滅草松:100平方米苗床用30毫升對水2.5公斤,闊葉雜草發生多的苗床在水稻3葉期莖葉噴霧。
秧田除草注意事項:
1在前一年大豆、玉米、小麥地使用過咪唑乙煙酸、氯嘧磺隆、莠去津、氯磺隆等長殘效除草劑的地塊不能做第二年的育秧田,上述地塊的表土也不能做水稻育秧田的床土,以避免產生殘留藥害。
2育秧田禁止使用二氯喹磷酸類藥劑,秧田施用此類藥劑在苗床看不出藥害癥狀,插到本田后出現藥害癥狀,藥害癥狀為不分蘗,水稻生育中期葉片形成筒狀葉。 |
|
苗床******及苗床病害防治
苗床******及苗床病害防治
|
水稻立枯病、青枯病及生理性病害
水稻立枯病、青枯病及生理性病害 |
(1)30%瑞苗清:每平方米用1毫升對水2-3公斤,播種時進行床土******,發病初期或發病嚴重時每平方米用1.5毫升對水30毫升苗床噴霧,預防和******效果顯著。
(2)30%韓蘭亭:每平方米用3.5克床土******,發病初期每平方米用4.5-6克苗床噴霧。
(3)99%惡霉靈:每平方米用1克床土******,發病初期每平方米用1.5克苗床噴霧。
(4)20%移栽靈:每平方米用1-2毫升床土******,發病初期每平方米用2-3毫升苗床噴霧。
(5)3%-3.2%甲霜·惡霉靈:每平方米用10-12毫升床土******,發病初期每平方米用15-18毫升苗床噴霧。秧田發生立枯病需噴施以上******劑時每噴霧器配好的藥液加蕓苔素內酯類(碩豐481 4克或天豐素10毫升或愛密挺1毫升),可明顯提高防病效果,并促進稻苗迅速恢復生長。 |
|
插秧前封閉除草 |
水稻田禾本科及闊葉雜草 |
(1)120g/L或12.5%惡草酮:每畝用200-250毫升,插秧前2-3天水耙地后趁混水甩施,施藥后2天內盡量只灌不排。
(2)36%惡草·丁草胺:每畝用150-200毫升,插秧前2-3天水耙地后趁混水甩施或拌毒土撒施。 |
|
插前插后兩次用藥 |
水稻田禾本科、闊葉及莎草科雜草 |
(1)插秧前2-3天每畝用60%丁草胺80-100毫升或900g/L丁草胺60-70毫升或47%克草胺80-100毫升或50%丙草胺50-60毫升或30%莎稗磷40-50毫升毒土法施藥。
(2)插秧后10-15天每畝用60%丁草胺100毫升或900g/L丁草胺70毫升或50%丙草胺50-60毫升或30%莎稗磷40-50毫升10%吡嘧磺隆15-20克或30%芐嘧磺隆15-20克或60%芐嘧磺隆8-10克毒土法施藥,施藥時保水3-5厘米,保持水層5-7天。 |
|
播后前期封閉除草(單劑混配) |
水稻田禾本科、闊葉及莎草科雜草 |
水稻插秧后2-5天稗草1葉期前,每畝用50%丙草胺70毫升或水稻插秧5-7天秧苗返青后,稗草1.5葉期前,每畝用60%丁草胺100-150毫升或900g/L丁草胺70-100毫升或30%莎稗磷50-60毫升或50%苯噻酰草胺80-100克混10%吡嘧磺隆10-20克或30%芐嘧磺隆15-20克或60%芐嘧磺隆8-10克毒土毒肥法施藥,施用時保水3-5厘米,保持水層5-7天。 |
|
播后前期封閉除草(復配制劑一次性除草) |
水稻田禾本科、闊葉及莎草科雜草 |
水稻插秧5-7天秧苗返青后,稗草1.5葉期每畝用53%芐嘧·苯噻酰80-100克或68%芐嘧·苯噻酰60-65克或20%芐嘧·莎稗磷80克或35%芐嘧·丙草胺100克或50%芐嘧·苯噻酰80-100克用毒土毒肥法施藥,施藥時保水3-5厘米,保持水層5-7天。 |
|
插后中期封閉除草(稗草2-3葉期) |
水稻田禾本科、闊葉及莎草科雜草 |
(1)90%禾草丹:稗草1.5-2.5葉期(一般插后7-10天),每畝用150-200毫升,混配吡嘧磺隆、芐嘧磺隆類除闊劑毒土毒肥法施藥。
(2)90.9%禾草敵:稗草1.5-2.5葉期(一般插后7-10天),每畝用150-200毫升,混配吡嘧磺隆、芐嘧磺隆類除闊劑毒土毒肥法施藥。
(3)45%或50%二氯喹啉酸:稗草2-3葉期(插秧后10-15天),每畝用50克,混配吡嘧磺隆、芐嘧磺隆類除闊劑毒土毒肥法施藥。 |
追促蘗肥 施促蘗肥可起到增蘗、增花的雙重作用,適時施用,才能獲得******效果。實踐證明,水稻氮肥肥效反應在施肥后1~2葉時,并且有效分蘗盛期需氮量進入高峰,以12葉水稻為例,6葉為盛蘗葉位(6月15日前后),所以,促蘗肥應在第4葉展開時(約在插秧后5~8天)施肥。以此類推,11葉水稻盛蘗葉位為5葉(6月15日前后),應在插秧后應盡早追施;13葉水稻盛蘗期葉位為7葉(6月20日前后),應在5葉時(約插秧后10天)追施。促蘗肥用量為全部氮肥用量的40%,一般為每畝純氮3~3.5公斤。施肥時可先施入用量的80%,過5~7天,用另20%肥對苗勢較弱的地方找零補施。追肥后4~5天內不排水,以免肥料流失。 我們能讓您利潤倍增,讓用戶主動找您,縱觀農資前沿,還看【和順百聯】全國免費服務電話:400-156-0605手機/短信:156-0605-0605
欲了解更多農業信息請登陸【和順百聯】官網yuando.cn 【和順百聯】
六月 生產階段:分蘗期。 生產關鍵:促進有效分蘗,控制無效分蘗。 水層管理與控制無效分蘗 水層管理:采取間歇灌水(“淺—濕—干”灌水法)法,淺,就是灌水深度要淺,每次灌3~5厘米水層;濕,即每次灌水后讓其自然滲干到土壤濕潤狀態;干,就是地表無水,干而不白、不裂縫。淺—濕—干要以濕為主,目的是給土壤增氧,提高根系活力,培育壯根。 控制無效分蘗:①時間:一般有效分蘗終止期11葉品種在6月25日前后、12葉品種在6月30日前后、13葉品種一般在7月5日前后。②控制方法:一是控制前期施氮肥量,促蘗肥應早施、用足、不過量,特別是有效分蘗盛期過后,不宜再施蘗肥。二是在有效分蘗臨界期,當單位面積莖數達到計劃莖數的80%左右時,對長勢過旺,葉色濃綠,及時撤水曬田5~7天,當田面發白、有裂縫,地表見白根,葉色變淡時曬田結束。 施促蘗葉面肥 在盛蘗期(6月10日~20日),在上午露水落后至10點前,或下午4點至6點前,噴施水稻促蘗葉面肥,增強有效分蘗期營養。各地配肥服務站均有供應。 莖葉除草(水田后期雜草防治) 主要防治殘余稗草、澤瀉、野慈姑、三棱草、水綿、眼子菜、蘆葦等。稗草在4葉期前,每畝用50%二氯喹啉酸可濕粉40~50克對水20~30公斤進行莖葉噴霧防治;大齡稗草(4葉期以上)每畝用10%氰氟草酯(千金)80~100毫升加48%苯達松水溶劑150~180毫升對水20~30公斤進行噴施。施藥前1天排水至花達水狀態,使雜草莖葉都暴露出來,施藥后2~3天灌水,以確保滅草效果。三棱草每畝用48%滅草松水劑70~100毫升對水30公斤噴霧;水稻分蘗結束后用46%莎闊丹水劑180~200毫升,對水30公斤噴霧。水綿每畝用13%水綿清乳油120~200毫升,對水20~30公斤噴霧。眼子菜在5葉期以前葉片由紅轉綠時,每畝用25%西草凈可濕性粉劑125克毒土法施藥,施藥后保持3~5厘米水層5~7天,注意水層不宜過深。蘆葦用41%草甘膦水劑沾抹可以防除,施藥時避免將藥液滴在稻株上造成藥害。 病蟲害防治 水稻分蘗期主要防治“二蟲一病”。潛葉蠅在黑龍江省一年發生4~5代,為害水稻主要是第二代,為害嚴重期為6月上、中旬。負泥蟲(背糞蟲)是水稻常發性害蟲,尤其是山邊、靠近林帶及草荒地塊為害嚴重,發生期為6月下旬至7月上旬。水稻葉瘟一般發生在6月末7月初,7月中、下旬為葉瘟盛發時期。發生葉瘟的地塊,往往繼發節瘟、穗頸瘟,有時可延續到黃熟期,嚴重影響水稻生育和產量。 (1)潛葉蠅:潛葉蠅以幼蟲潛食葉肉,致稻葉變黃干枯或腐爛,嚴重時全株枯死。 人工防治方法:一是春秋兩季******田邊、溝邊雜草,******蟲源。二是在本田潛葉蠅危害盛期采取曬田或淺水灌溉,減輕危害。 化學防治方法:一是插秧前施“送嫁藥”。二是在幼蟲初期畝用10%吡蟲啉每公頃300~450克噴霧,可兼治其他害蟲。 (2)負泥蟲(背糞蟲):成蟲、幼蟲沿葉脈取食葉肉,在葉尖部分則食穿表皮。大發生年受害嚴重的禾苗全部變白,或造成禾苗生長黃弱,抽穗不齊,稻谷減產 防治方法:一是秋季******田邊溝邊雜草,******越冬蟲源;二是在負泥蟲發生盛期,早晨有露水時,用掃帚或長樹條掃蟲,可消滅蟲卵;三是在成蟲出現較多,或孵化的幼蟲如小米粒大小時,每畝用60%殺蟲單銨60克對水500倍進行噴施或52.5%氯氰?毒死蜱(嘎嘣或六親不認)水旱通用,噴甩全能。 (3)葉瘟防治:一是優先選擇抗病型品種,育苗前嚴格進行種子******;二是合理施肥,防止氮肥施用過量;三是采用淺水灌溉,壯根健株,提高抗病能力;四是春秋整地時,******帶病稻草;五是加強預測預報,及時進行藥物防治。防治葉瘟要抓住始發期和盛發期,畝用40%稻瘟靈乳油100克,或25%咪鮮胺乳油(使百克、施保克)100~120毫升噴霧,噴藥后5~7天再噴一次。【和順百聯】公司推出58%【稻瘟一號】 成分:稻瘟靈*異稻瘟凈*咪鮮胺加進口高滲助劑,300毫升一鐵桶,預防一桶一坰地,效果真神奇,本品由【和順百聯】全程運營推廣銷售,同時【和順百聯】公司推出國家發明專利,國家重點新產品,國家水稻無公害優質高產示范區******藥劑,國家******三元水稻******劑,農業部正規登記水稻三種病害:稻瘟病、紋枯病、稻曲病,【井?酮?三環唑】懸浮率高添加******擴散劑,強力滲透劑 特添加光肥增產率高:一般每畝增產150斤以上,增產效果高于市售任何一種******劑、葉面肥、調節劑。使用效果全程跟蹤,一藥多治,防病、治病、增肥、增產,是目前水稻***************水稻******增產劑!本品由【和順百聯】全程運營推廣,欲了解更多農業商機請登錄yuando.cn
一、水稻病害 1紋枯病 1.癥狀: 起初在近水面的葉鞘上產生暗綠色水浸狀小斑點,以后逐漸擴大呈橢圓形斑紋,似云彩狀。病斑中央灰白色,邊緣呈暗褐色或灰褐色。葉片上的病斑與葉鞘上的相似。稻穗受害變成墨綠色,嚴重時成枯孕穗或變成白穗。當田間濕度大時,病斑上可出現白色粉狀霉層。病部菌絲集結成菌核,容易脫落。 2.發病規律及傳播途徑: 在稻田土壤里或稻行、雜草中越冬的菌核,于第二年春耕灌水時浮于,熾附在稻株基部的葉鞘上。當溫濕條件適宜時,菌核萌發長出菌絲,直接侵入葉鞘,病斑不斷擴大蔓延,病部的菌絲體集結形成菌核,落入水中,隨水流擴大傳播。水稻生長前中期,病害主要在稻株基部葉鞘橫向擴展。抽穗以后,在溫濕條件適宜情況下,病害很快向上面的葉鞘、葉片侵染擴展。大水稻生長的一生中,分蘗期、孕穗期至抽穗期抗病能力降低,病菌侵染***快。 防治方法: 農業防治: 1、徹底******稻田周圍雜草,以消滅野生寄主。2、病稻草發雜草要經過高溫堆漚腐熟后,才能作肥料施用。 化學防治: 畝用16%井?酮?三環唑可濕性粉劑25--50克或40%氟硅唑乳油(稻瘟一號)30—50ml,加水50千克噴霧。 2稻瘟病 1.癥狀: 為害水稻各部分,在整個生長期都有發生. 1.秧苗發病后變成黃褐色而枯死。2.葉片斑點主要有兩種:一是急性型病斑,呈暗綠色,多近圓形或橢圓形;二是慢性型病斑,多為梭形,外圍有黃色暈圈,內部為褐色,中心灰白色,有褐色壞死線向兩頭延伸。3.莖節病斑呈黑褐色或黑色斑點,病斑在節上成環狀蔓延,***后整個節變黑色壞死。4.穗莖病斑常在穗莖上發生淡褐色或墨綠色的病變,影響結實,形成白穗。5.谷粒病斑邊緣暗褐色,中部灰白色。 2.發病規律及傳播途徑 稻瘟病主要是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稻谷或稻草上越冬。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到稻株上,萌發侵入寄主向鄰近細胞擴展發病,形成中心病株。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,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。播種帶菌種子可引起苗瘟。陰雨連綿,日照不足,病情擴展迅速。秈型品種一般優于粳型品種。秧苗四葉期、分蘗期和抽穗期易感病。穗期以始穗時抗病性弱。偏施過施氮肥有利發病。 3.防治方法: 農業防治: (1)選擇抗病品種。(2)進行種子處理,以殺滅病菌。(3)作好秧田病蟲防治。病害集中撲滅秧田里,嚴防帶入大田,擴散危害。(4)改善通風透光條件。 化學防治: 一般情況下,防治稻瘟病可選用三環唑;畝用16%井?酮?三環唑可濕性粉劑25--50克或40%氟硅唑乳油(稻瘟一號)30—50ml,加水50千克噴霧。在破口期和齊穗期的防治***為重要。 3白葉枯病 1.癥狀: 主要發生于葉片及葉鞘上。初期在葉緣產生半透明黃色小斑,以后沿葉脈一側或兩側或沿中脈發展成波紋狀的黃綠或灰綠色病斑;病部與健部分界線明顯;數日后病斑轉為灰白色,并向內卷曲。空氣潮濕時,新鮮病斑的葉緣上分泌出濕濁狀的水珠或蜜黃色菌膠,干涸后結成硬粒,容易脫落。 2.發病規律和傳播途徑 水稻惡苗病的病菌在谷粒和稻草上越冬,次年使用了帶病的種子或稻草,病菌就從秧苗的芽鞘或傷口侵入,引起秧苗發病徒長。帶病的秧苗移栽后,把病菌帶到大田,引起稻苗發病。當水稻抽穗開花時,病菌經風雨傳到花器上,使谷粒和稻草帶病菌,循環侵染為害水稻。 3.防治方法 防治水稻惡苗病重點放在種子的處理上。1..嚴格******種子。用25%咪鮮胺乳油3000倍藥液或10%浸種靈4000倍液浸種,每100kg藥液浸種60kg,連續浸種48—60小時,浸后不必清洗,直接催芽播種。2.妥善處理病稻草,不能隨便亂扔,也不能堆放在田邊地頭,不能作種子催芽的覆蓋物,不能用來捆扎秧把,可集中高溫堆漚,嚴重的或火燒。 4惡苗病 1.癥狀: 水稻發生惡苗病后,其發病植株的節間伸長,長得細而高,植株顏色較淡,葉片較正常株窄,節位上的葉鞘里或外有不定數的須根,稻稈內生有白色的霉物,后變成淡紅色,有時是黑色的小點。發病的植株抽穗較早,穗子較小,并且谷粒少,或成為不實粒。病死的植株表面有淺紅色或白粉霉物,病粒谷殼的內外穎合縫外,著生有淺紅色霉層。 2.發病規律和傳播途徑 水稻惡苗病的病菌在谷粒和稻草上越冬,次年使用了帶病的種子或稻草,病菌就從秧苗的芽鞘或傷口侵入,引起秧苗發病徒長。帶病的秧苗移栽后,把病菌帶到大田,引起稻苗發病。當水稻抽穗開花時,病菌經風雨傳到花器上,使谷粒和稻草帶病菌,循環侵染為害水稻。 防治方法: 防治水稻惡苗病重點放在種子的處理上。1..嚴格******種子。用25%咪鮮胺乳油3000倍藥液或10%浸種靈4000倍液浸種,每100kg藥液浸種60kg,連續浸種48—60小時,浸后不必清洗,直接催芽播種。2.妥善處理病稻草,不能隨便亂扔,也不能堆放在田邊地頭,不能作種子催芽的覆蓋物,不能用來捆扎秧把,可集中高溫堆漚,嚴重的或火燒。 二、水稻蟲害 1螟蟲 1.三化螟(鉆心蟲) 生活習性: 專食水稻,以幼蟲蛀莖為害,分蘗期形成枯心,孕穗至抽穗期,形成枯孕穗和白穗,轉株為害還形成蟲傷株。“枯心苗”及“白穗”是其為害后稻株主要癥狀。分蘗期和孕穗至破口露穗期這兩個生育期,是水稻受螟害的“危險生育期”。 防治: (1)農業防治技術 1.齊泥割稻、鋤劈或拾毀冬作田的外露稻樁;2.春耕灌水,淹沒稻樁10天3.選用良種,調整播期,使水稻“危險生育期”避開蟻螟孵化盛期;4.合理施肥和水漿管理。 (2)化學藥劑防治 1.防治“枯心”:防治1次,應在蟻螟孵化盛期用藥;防治2次,在孵化始盛期開始,5~7天再施藥1次。2.防治“白穗”:在蟻螟盛孵期內,破口期是防治白穗的******時期。破口5%~10%時,施藥1次,若蟲量大,再增加1~2次施藥,間隔5天。3.常用藥劑:可用3.6%殺蟲單顆粒劑,每畝4千克撒施。 (3)生物防治技術三化螟的天敵種類很多,寄生性的有稻螟赤眼蜂、黑卵蜂和嚙小蜂等,捕食性天敵有蜘蛛、青蛙、隱翅蟲等對這些天敵,都應實施保護利用。 2.二化螟 生活習性: 寄主除水稻外,還有玉米、谷子、甘蔗、茭白、蘆葦及禾本科雜草。為害水稻,造成枯心、枯鞘、半枯穗、死孕穗、白穗和蟲傷株等癥狀。成蟲夜晚活動,有趨光性,二齡后,開始分散蛀莖,造成枯心或白穗。老熟后,在稻莖基部或莖與葉鞘之間化蛹。天敵對二化螟的自然控制能力較強。 防治: (1)農業防治技術 1.處理殘株、稻樁,******田邊雜草;2.在成蟲羽化之前處理完稻草,或于螟蛾羽化始盛期往稻草堆上噴藥3.早稻收割后,將稻草及時挑離稻田,曝曬數天,殺死稻草內大部幼蟲,同時將稻樁及時翻入泥下,灌滿田水,殺死稻樁內螟蟲。 (2)化學藥劑防治 2~3代區,應采取“狠治1代,挑治2代”的策略。******代在水稻初見枯鞘時施藥防治,或在螟卵孵化高峰后3天施藥。 3.大螟 生活習性: 幼蟲為害稻、麥、玉米、甘蔗、高梁、茭白、向日葵等,為害狀與二化螟相似,蛀入稻莖內為害,可造成枯鞘、枯心、死孕穗、白穗和蟲傷株,但一般蛀孔較大,并有大量蟲糞排出蛀孔外。成蟲白天潛伏于雜草叢中或稻叢基部,夜晚飛出活動,趨光性弱。幼蟲孵化后,群集于葉鞘內側為害,造成枯鞘,2~3齡后,分散蛀入鄰近稻株的莖桿。多從稻株基部3~4節處蛀入,造成枯心苗或白穗。幼蟲為害多不過節,一節食盡即轉株為害,一頭可為害3~4株。幼蟲老熟后,多在稻莖或枯葉鞘內化蛹。 防治: (1)農業防治技術水稻栽插前鏟除田邊雜草。(2)化學藥劑防治 1.防治“枯心”:防治1次,應在蟻螟孵化盛期用藥;防治2次,在孵化始盛期開始,5~7天再施藥1次。2.防治“白穗”:在蟻螟盛孵期內,破口期是防治白穗的******時期。破口5%~10%時,施藥1次,若蟲量大,再增加1~2次施藥,間隔5天。3.常用藥劑:可用3.6%殺蟲單顆粒劑,每畝4千克撒施。 (3)生物防治技術大螟的天敵種類很多,寄生性的有稻螟赤眼蜂、黑卵蜂和嚙小蜂等,捕食性天敵有蜘蛛、青蛙、隱翅蟲等對這些天敵,都應實施保護利用。 4.稻縱卷葉螟 生活習性: 稻縱卷葉螟是一種遷飛性害蟲。成蟲有很強的趨綠性,喜在生長繁茂嫩綠蔭蔽的稻田里群集。初孵出的幼蟲先在嫩葉上取食葉肉,很快即到葉尖處吐絲卷葉,在里面取食。隨著蟲齡的增磊葉苞增大,白天躲在苞內取食,晚上出來或轉移到新葉上卷苞取食。老熟幼蟲多在稻株下部枯死的葉鞘或葉片上結繭化蛹。 防治: (1)農業防治技術合理施肥,加強田間管理,使水稻生長健壯,防止前期猛發旺長,后期戀青遲熟。 (2)化學藥劑防治,在幼蟲孵化盛期或在3齡盛期施藥。可用55%氯氰毒死蜱乳油(噶本或六親不認)兌水300公斤噴霧;也可用3.6%殺蟲單顆粒劑,每畝4千克撒施;還可用20%抑食肼可濕性粉劑,每畝100毫升,加水50千克噴霧。 2稻飛虱 分類:褐飛虱、白背飛虱、灰飛虱 1.褐飛虱 生活習性: 只取食水稻。成蟲和若蟲群集稻叢基部吸汁為害,唾液中分泌有毒物質,因而稻株不僅被吸食耗去養分,而且在蟲量大時,引起稻株基部變黑、腐爛發臭,短期內水稻成團、成片死稈倒伏,導致嚴重減產或絕收。其吸汁或產卵造成的傷口,有利水稻小球菌核病的侵染并助長其擴展。褐飛虱抗寒力弱,冬季低溫和食料是限制其越冬的兩個關鍵因子。成蟲具趨光性、趨嫩綠習性,處于分蘗盛期、乳熟期且生長嫩綠茂密的稻田中蟲量大。卵多產在水稻葉鞘肥厚部分的中部。褐飛虱發育適溫為24~28℃,相對濕度80%以上,“盛夏不熱、晚秋不涼”,是它大發生的氣候條件。褐飛虱重要天敵有稻虱纓小蜂、褐腰赤眼蜂等卵期寄生天敵;若蟲和成蟲期寄生天敵有螯蜂、線蟲、白僵菌等。捕食性天敵有多種稻田蜘蛛、黑肩綠盲蝽、蠅蝽等,對其發生有重要抑制作用。 2.白背飛虱 3.灰飛虱 防治: (1)農業防治技術:①加強田間管理:如適時烤田、擱田,淺水勤灌;施肥要做到促控結合,防止水稻前期猛發,后期貪青晚熟。②種植抗蟲品種 (2)化學藥劑防治:采取“壓前控后”和狠治主害代的策略, 2、3齡若蟲盛期用藥。可選用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、25%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,25%速滅威可濕性粉劑,10%葉蟬散可濕粉300倍液,80%敵敵艮乳油800倍液噴霧或可用55%氯氰毒死蜱乳油(噶本或六親不認)兌水300公斤噴霧均可有較好效果。 3稻薊馬 防治: (1)農業防治技術冬春鏟除田邊、溝邊雜草,減少蟲源基數。栽插后加強管理,促苗早發,適時曬田、擱田,提高植株耐蟲能力。對已受害的田塊,增施一次******肥,恢復秧苗生長。 (2)化學藥劑防治在若蟲發生盛期,當秧田百株蟲量200~300頭或卷葉株率10%~20%,水稻本田百株蟲量300~500頭或卷葉株率20%~30%時,應進行藥劑防治。策略是“狠治秧田,巧治大田;主攻若蟲,兼治成蟲”。①用35%(丁硫克百威)種子處理劑拌種:用藥量為干種子重量的0.6%~1.1%,在常規方法浸種后拌勻藥劑,然后踏谷播種。②用4.5%******氯氰菊酯乳油噴霧:每畝用藥30~40毫升,加水50千克。③可用55%氯氰毒死蜱乳油(噶本或六親不認)兌水300公斤噴霧。
我們能讓您利潤倍增,讓用戶主動找您,縱觀農資前沿,還看【和順百聯】全國免費服務電話:400-156-0605手機/短信:156-0605-0605
欲了解更多農業信息請登陸【和順百聯】官網yuando.cn 【和順百聯】
七月 生產階段:長穗期。 生產關鍵:防治病蟲害,巧施促穗肥。 拔節出穗前水層管理(護胎水) 劍葉露尖后7~9天(約抽穗前8~16天),是水稻一生對低溫***為敏感的時期,深水保溫是防低溫冷害的主要措施。本田水層保持在10-15厘米,如遇17℃以下低溫天氣時,將水層增至17厘米以上,讓植株體內幼穗生長點淹沒在水中保護起來,防御低溫冷害影響花粉發育。在抽穗前7~8天恢復淺水(3~4厘米)。如果有生育過旺、葉色偏深的地塊,在抽穗前5~4天還可以適當曬田,促進根系發育,防止倒伏。井灌區應先將灌溉水溫提升達到18℃以上,再灌護胎水。 施促穗肥 在抽穗前20天左右(倒數2葉長出一半時)施促穗肥,從時間看,一般在7月10日前后,將氮肥全部用量的20%和鉀肥全部用量的20%摻混撒施。一般純氮用量1.5公斤/畝,氧化鉀1~1.5公斤/畝。施肥后不要串水,避免溶化在水中的肥料隨水流失。 施促穗肥時要做到“三看”,一看拔節黃,水稻在進入拔節期葉色明顯落黃的施肥,葉色呈深綠色、早晨葉片隨露水重量而下垂的,等葉色褪淡時再施肥;二看底葉枯,底葉未出現枯萎的施肥,如有枯萎,說明根系受損,可先撤水晾田壯根,然后再施肥;三看稻瘟病,未發生稻瘟病的施肥,如有病害,可先用藥防治,再施促穗肥。 防稻螟蟲 稻螟蟲也叫鉆心蟲,水稻分蘗期受害。先蛀食葉鞘,造成枯鞘,后咬斷心葉,造成枯苗;孕穗,抽穗期受害,造成死孕穗或白穗。防治二化螟:二化螟屬鉆蛀性害蟲,應在其蛀莖危害前施藥防治。一般以7月上旬為二化螟防治適期,氣溫高的年份可提前至7月1日,***晚不可晚于7月15日。防治方法,每畝用18%殺蟲雙250~300毫升甩施。施藥時田間應保持3~5厘米水層5~7天。如遇二化螟大發生年份,應在第1次用藥后7~10天按照前法在施藥1次,推薦用藥52.5%氯氰?毒死蜱(嘎嘣或六親不認)水旱通用,噴甩全能。 防治水稻倒伏 水稻的倒伏原因主要有:①施肥不當,特別是施用氮肥不當;②過度密植;③中期曬田不夠;④病蟲危害;⑤強風、暴雨;⑥品種抗性等。 防治方法:防止水稻倒伏的措施要貫穿于水稻生產的始終: ①選擇抗倒伏品種。矮稈、分蘗多的品種一般抗倒伏,而高稈、分蘗少的品種一般易倒伏。各品種之間抗倒伏性差異很大,選擇品種時可向當地農業技術推廣單位咨詢; ②科學施肥。施肥不當是造成稻株倒伏的主要原因。通過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,是防止稻株倒伏的根本措施。在氮肥施用上要把握好基肥氮肥用量不易過多,以避免導致分蘗后期長勢過旺,造成水稻倒伏。在抽穗前30~40天施用氮肥容易造成植株倒伏。所以分蘗肥應該早施。另外增施鉀肥和硅肥能強化莖稈,提高抗倒伏能力。 ③合理密植。一般密度越大稻株倒伏的危險性越高,其原因是密植易導致長勢過旺、基部節間細長、莖稈皮層薄。對水稻易發生倒伏的地塊,應適當加大株、行距。 ④淺灌曬田。淺水灌溉和曬田可以促進根系發育,根健稈壯,抗倒伏性自然增強。因此,扎根后盡可能保持淺水灌溉,特別是有效分蘗終止期后進行曬田,對預防稻株倒伏十分有效。重粘土和高產地塊,更要進行曬田,而且應適當延長曬田時間。 ⑤適時插秧。實踐證明,過晚插秧,隨溫度升高,植株生長加快,莖稈變得軟弱,稻株易倒伏。提早插秧,植株生長較慢,莖稈組織變硬,抗倒伏性隨之提高。 ⑥防治病蟲害。遭受病蟲害植株易發生倒伏,所以,加強病蟲害防治也是防止倒伏的有效措施。 積造農家肥 7~8月份,氣溫高雨水多,是積造有機肥的大好時機。這里介紹堆肥的操作方法:選擇寬敞、平坦,離水源和道路近的地方做積肥場地,利用人畜糞便、草皮子、青蒿草、秸稈等,按照糞、草、土2:4:4的比例,鋪一層土、一層糞,加一層草或秸稈,澆一遍水,讓水分達到50%~60%,堆高達到1.5米,攢成圓形或方形堆,堆表用泥封嚴發酵,悶斃草籽。充分發酵腐熟后,倒堆、過篩、堆好、苫嚴,備來年使用。 我們能讓您利潤倍增,讓用戶主動找您,縱觀農資前沿,還看【和順百聯】全國免費服務電話:400-156-0605手機/短信:156-0605-0605
欲了解更多農業信息請登陸【和順百聯】官網yuando.cn 【和順百聯】
八月 生產階段:結穗期。 生產關鍵:防治穗頸瘟。 水層管理(揚花灌漿水) 抽穗前7~8天,將水層降至并保持在3~5厘米深,齊穗后,在灌漿期內進行間歇灌水,直至黃熟末期。停灌期應在抽穗后30天以上。 防治穗頸瘟 已發生葉瘟的地塊,往往繼發節瘟和穗頸瘟,特別是對抗病性較弱的品種或長勢過旺的田塊,宜在始穗期和齊穗期兩次噴藥防治。畝用40%稻瘟靈乳油100克,或25%咪鮮胺乳油(使百克、施保克)100~120毫升噴霧,噴藥后5~7天再噴一次。【和順百聯】公司推出58%【稻瘟一號】 成分:稻瘟靈*異稻瘟凈*咪鮮胺加進口高滲助劑,300毫升一鐵桶,預防一桶一坰地,效果真神奇,本品由【和順百聯】全程運營推廣銷售,同時【和順百聯】公司推出國家發明專利,國家重點新產品,國家水稻無公害優質高產示范區******藥劑,國家******三元水稻******劑,農業部正規登記水稻三種病害:稻瘟病、紋枯病、稻曲病,【井?酮?三環唑】懸浮率高添加******擴散劑,強力滲透劑 特添加光肥增產率高:一般每畝增產150斤以上,增產效果高于市售任何一種******劑、葉面肥、調節劑。使用效果全程跟蹤,一藥多治,防病、治病、增肥、增產,是目前水稻***************水稻******增產劑!本品由【和順百聯】全程運營推廣,欲了解更多農業商機請登錄yuando.cn 噴施葉面肥 在齊穗期(約8月10日~15日),有條件的使用測土配方肥配套葉面肥。也可畝磷酸二氫鉀150克,對水70公斤噴施或推薦粉劑增產劑(固定,全能,舍得,必須,思科瑞特等)。無稻瘟病,可在抽穗早期噴施;有稻瘟時,則要晚施、少施,或不施。現齊穗青的可少施或不施,未現齊穗青的可早施、重施。 我們能讓您利潤倍增,讓用戶主動找您,縱觀農資前沿,還看【和順百聯】全國免費服務電話:400-156-0605手機/短信:156-0605-0605
欲了解更多農業信息請登陸【和順百聯】官網yuando.cn 【和順百聯】
九-十月 生產階段:收獲期。 生產關鍵:適時收獲。 本田撤水 進入完熟期,將本田水全部排干,既有利于促進水稻成熟,又為收獲和秋整地創造方便條件。低洼地塊,可適當提早排水。 除稗 在草籽成熟前,要及時拿除田間大草和稗穗,割凈堤、埂、溝邊雜草,減少田間雜草源,防止雜草重復蔓延。 備育苗土 旱田土或山地土運到育秧棚就近的地方,堆成方形堆,讓草籽充分發芽,再經過翻倒封堆,悶斃草芽,在結凍前過篩、堆好、苫嚴,供來年使用。取旱田土做育苗土時,要了解前茬作物施用農藥情況,禁止用殘留除草劑農藥的土壤做育苗土。 秋收準備 備好收獲和脫谷機具,進行******檢修,達到待用狀態。采用機械收割的,要提前平埂,打好收割道,做好收割、運糧、干燥、清糧等項作業安排。 成熟標準 當每穗谷粒穎殼95%以上由綠變黃,米粒定型變硬,呈透明狀,為成熟標準,是適時收獲期。按生育期推算,水稻抽穗之后45天左右,一般為9月15日至20日,基本達到完熟程度。 收割、脫谷 人工收割,在水稻完熟期進行,割茬不高于2厘米,在田間立碼晾曬,水分達到15%時脫谷,收獲損失率不超過2%。機割晾曬,在水稻黃熟期開始進行,割茬高度15~20厘米,晾曬水分達到15%左右時,拾禾脫粒,并及時清理田間,為秋翻地打好基礎。機割脫粒一體,在完熟期后水份適宜時進行,割茬高度15~20厘米。 秋季整地 收割后要及時將水稻垛移到田埂上,把地倒出來,及時進行秋翻整地,爭取在上凍前完成作業。翻地深度18~20厘米,將稻茬翻壓在垡下,做到高茬還田。白漿土或漏水地塊,耕翻深度要因地制宜。 秋季做苗床 在結凍前,每平方米撒均15公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,進行耕翻或旋耕,耕深15厘米,做成高10厘米左右置床,在土壤水分適宜時用耙子進行混土1~2遍,打碎土塊整平床土表面,為來年春季育苗打好基礎。
我們能讓您利潤倍增,讓用戶主動找您,縱觀農資前沿,還看【和順百聯】全國免費服務電話:400-156-0605手機/短信:156-0605-0605
欲了解更多農業信息請登陸【和順百聯】官網yuando.cn 【和順百聯】

溫馨提示:關于 訂閱:【和順百聯】微信公眾平臺
方式1:查看公眾賬號:和順百聯→【關注】
方式2:搜索微信號:heshunbailian→【關注】
方式3:個人微信號:15606050605→【關注】
【和順百聯】力爭打造全國******一家提供*********農業解決方案,品質可靠,服務優越,價格******競爭力的企業,我們立志做中國******的農業品牌運營商! 全國客服電話:400-156-0605 手機∕短信:156-0605-0605 公司網站:yuando.cn
www.15606050605.com
電子郵箱:15606050605@163.com 公司商務QQ:709746506
企業QQ:400-156-0605
【和順百聯】與您共同進步!
|